镍电铸标牌加工工艺
发布时间:2025-09-25
母模制作是镍电铸标牌生产的第一步。母模材料通常采用金属或硅胶,通过数控加工或3D打印技术成型。表面需达到镜面光洁度,精度要求±0.01mm。模具制作完成后需进行脱脂和活化处理,去除表面油污和氧化物,确保后续电铸质量。电解液配制以硫酸镍为主,浓度控制在200-250g/L,温度维持在50-60℃。添加缓冲剂、光亮剂和整平剂等添加剂,稳定pH值并改善镀层质量。电铸过程中,母模作为阴极浸入电解液,镍离子在电流作用下均匀沉积。沉积速率通常为0.01-0.02mm/h,厚度通过调节电流密度和时间控制,一般为0.05-0.2mm。电铸完成后进行脱模处理,将镍层与母模分离,边缘修整以保证尺寸精度。部分产品需后续抛光或表面处理,如拉丝、喷砂等,以满足不同外观需求。整个工艺流程需在洁净环境中进行,避免灰尘污染表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