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咨询
品牌LOGO找大东,LOGO电铸更精通
LOGO电铸找大东,世界五百强都看中
电铸标牌的核心生产工艺及技术参数
电铸标牌的核心生产工艺包含以下关键环节及技术参数:
一、模具制备
材料选择
使用不锈钢或光敏树脂基板,表面需具备导电性。
非金属模具通过化学镀或金属喷涂实现表面导电化。
图案制作
采用光刻技术:在基板涂覆光致成像耐电镀感光胶,经曝光显影形成负像图案,最小线宽精度达0.05毫米。
机械雕刻:适用于非微细结构标牌。
二、电铸沉积
工艺参数 技术要点
电解液 含镍、铜或金离子的溶液,温度控制在45-60℃
沉积过程 模具作为阴极浸入电解液,通直流电沉积金属层;电流密度2-10A/dm²,时间4-48小时
厚度控制 标准范围0.05-0.3毫米,超薄标牌可低至0.05毫米
三、后处理工序
脱模
机械剥离或化学溶解分离金属层与模具,转移膜辅助完整剥离精细结构。
表面强化
镀铬/镀金处理增强耐腐蚀性;抛光提升光洁度。
粘合层加工
网印不干胶至标牌背面,或通过转移膜将预印胶膜贴合。
四、质量检测
尺寸公差:使用光学测量仪检测,公差范围±0.01毫米。
附着力测试:百格刀划痕试验验证胶层结合强度。
表面缺陷筛查:自动光学检测(AOI)识别微裂纹、杂质。
典型生产流程:
模具制备 → 电解沉积 → 脱模 → 表面处理 → 粘合加工 → 质检封装
该工艺链通过精准控制沉积参数与后处理技术,确保电铸标牌具备高分辨率图形与工业级耐久性。